我要投稿 | 留言给我
网站首页 > 军事历史> 文章内容

晚清军事变革的历史思考军事历史

※发布时间:2014-11-12 16:26:58   ※发布作者:平民百姓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1906年新军河南彰德秋操时,外官在品评中官的新型欧式军礼服。

  【】莫理循摄

  晚清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,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约72年的时间。晚清时期的社会转型,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来说,为千年来未有之巨变。在那个日新月异的年代里,各种新事物、新现象层出不穷。其中,军事变革是萌发最早的一个领域,是中国人迈出古代传统、世界的一份记录。

  笔者认为,晚清这场军事变革共经历了三个时期:变革萌芽时期(19世纪40年代初至50年代末),局部变革时期(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),全面变革时期(19世纪90年代中期至清王朝)。这场军事变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,但却未能完成其“自强御侮”、“救亡图存”的历史,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,教训也是多方面的。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,还是失败的教训,都是一份值得珍视、可供借鉴的历史遗产。

  缺乏忧患意识致使清王朝错失两次战略机遇期

  天朝大国从上到下毫无忧患意识,临近历史岔口而不觉

  鸦片战争以前,中国至少在表面上是世界上最令人的帝国。据英国的安格斯·麦迪森统计,清王朝的P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。因此,当时的中国,无论是阶级还是普通,都以于天朝大国而自豪,从上到下都毫无忧患意识可言。魏源在《圣武记》所描述的天朝大国“一喜而四海春,一怒而四海秋”,正是当时阶级的傲慢心态。

  然而,当中国处于康乾盛世之时,东正进入历史的岔口。

  从17世纪中叶开始,欧洲一些国家开始资产阶级。在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下,这些国家开始了近代军事发展史上的狂飙突进时代。尤其是到了18世纪中叶,欧洲开始掀起工业浪潮。

  工业作用于军事领域的直接,便是先进武器的大量生产与不断改进。为与此相适应,军队建设和作战理论也出现了性的发展。依靠逐渐近代化的军队,欧洲列强掀起了世界的战争狂潮。

  鸦片战争前夕,欧洲列强从南北两个方向,逐渐形成了对中国的战略包围。在中国以南,英国越过南亚挺进到东南亚,并开始窥视中国。1808年,英舰攻打澳门炮台;1824年,英国的船只在沿海游弋、测绘。在中国以北,沙俄越过乌拉尔山,扩占西伯利亚,并逐渐向太平洋挺进。

  1793年,英国特使马戛尔尼率领庞大的英国使团,带着欧洲最新的科技、军事来到中国。马戛尔尼前后送给乾隆的礼物中,有蒸汽机、地球仪、英国最先进的“君主”号战舰的模型、榴弹炮、迫击炮、卡宾枪、步枪、连发、赫歇尔望远镜、秒表等几百件先进的科技或军事。

  当时,虽然中国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与相差两百年左右的历史时代,但经济上比较繁荣、上相对稳定,正是应该接纳先进文明并着手进行变革的最佳历史时期。

  但是,清廷对这些礼物不屑一顾,或者仅仅作为珍品、玩具收藏,根本没有想到其中的科技含义及军事价值,从而失去了尽早进入军事近代化历程的绝好机遇期。就像马克思后来所评价的那样:“一个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幅员辽阔的帝国,不顾时势,仍然安于现状……极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自己,这样一个帝国,最终要在一场殊死搏斗中死去。”

延伸内容:
关键词:军事历史